新聞中心
「漁電共生」雙贏!擋烈陽、躲寒流養殖升級
「漁電共生」雙贏!擋烈陽、躲寒流養殖升級
2021-02-13 09:00:00 三立新聞
海水引進室內,循環水養殖系統節省用水,桶子裡全是魚苗,多方引進優質種原,透過配種客製化,小到台灣鯛,大至金目鱸。
水產養殖場創辦人劉建伸:「那其實我們在這方面的孕育做了很多的功夫。」
孕育的魚能有不同特性,可以長得快可以長得大,可以特殊風味,全拜高科技之賜,監測系統每5分鐘自動測水質,有了病原監控系統,一滴水就能檢測魚病,還有它──自動體型分篩,更節省人力。
水產養殖場創辦人劉建伸:「甚至到成魚收成的部分,在前端用吸魚的方式,到後面用分篩,都可以減少相關網工,以及不必要的受傷。」
還能讓養出來的魚更美味,加工食品鱸魚湯、鱸魚丸賣進連鎖美式大賣場。但其實凡事起頭難,漁青創業不簡單,缺土地、缺資金、缺技術,現在更有了全新契機。
水產養殖場創辦人劉建伸:「土地的取得如果跟漁電共生相輔相成,我們去跟他們合作最大的契機點,一開始就是因為他們願意為了這個重新把魚塭規劃設計以及整地,他們花了資金,在有太陽能的情況之下,我們可以有20年的基本租用期。」
這是台南市北門區「漁電共生溫室大棚」,以智慧魚棚的概念,利用科技養殖提高品質和產量,同時在魚棚上架太陽能板發展綠能,土地利用達到最高效益。
能源科技公司創辦人張建偉:「那在漁電共生裡面它很強調的一點就是說,漁業必須維持現狀,甚至維持過往平均年產量的70%,氣候一直在變遷,所以對漁民來講他們的收成不是很穩定,在加入光電業者的幫助之後,其實它有一個好處就是說,從傳統的漁業科技帶到我們光電業者帶來的智慧養殖。」
還記得前陣子霸王級寒流來襲嗎?雲林的漁民哀鴻遍野,虱目魚幾乎凍死,唯一例外是這──台西水產試驗所,魚塭上方覆蓋太陽能板,夏天擋烈陽、冬天擋寒流強風,不只虱目魚逃過一劫,池子裡的文蛤更是身強體壯。
台西觀光協會總幹事黃舜瑜:「像這樣漁電共生的文蛤池,它的存活率可以75%到85%,像我們外面的漁民所養殖,平均統計大概存活率是23%。」
有太陽能板的魚塭,溫差變化大約1、2度,漁電共生意外發現,太陽能板是魚塭冬天的棉被、夏天的陽傘,還能躲過酸雨襲擊,看看這些水管,收集雨水後全部排掉,不會進到魚塭中。
綠能公司總經理蘇坤煌:「下面這個是魚塭養殖池子比較小,可能是魚類,大池可能是文蛤或貝類,沿海地區東北季風來的時候,所以我們在蓄水池部分做了一些過冬池,中間涵洞相連,就是當天氣氣溫急降的時候,一些工作魚魚類可以游浮到深水地區,上面有太陽能。」
台灣養殖漁業年產量30萬噸,金額高達370億元,4分之1產量外銷,產值驚人,在養殖的過程中需要水車打氣,提供魚類氧氣,佔成本大約3到4成,更凸顯電力供應當然重要。
經濟部能源局組長林文信:「太陽光電板跟電池其實是完全不同的東西,那主要是玻璃,再來就是鋁合框,然後再來就是那個二氧化矽這一類的東西,那事實上它本身在經過實驗室在實驗的時候,也不會有有毒物的溶出出來,所以漁民可以放心。」
太陽能光電板發揮1加1大於2效用,國土利用多元,創造更大價值,台灣養殖王國更發光發熱。
其他相關訊息
-
2023 / 04 / 29
響應春季淨灘 台鹽台綠作伙愛台南
-
2022 / 09 / 19
臺鹽、臺綠總經理率志工群熱血淨灘趣
-
2022 / 08 / 12
綠能科技交流研討會12日在臺南沙崙盛大登場